今日清明。这一传统节气,亦被称作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它悄然降临在仲春与暮春的美妙交汇之际。《历书》中如此描绘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此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天地间气清景明,万物生机盎然,由此得名。”随着气温的温柔回升与雨水的细腻滋润,大自然披上了一层生机勃勃、明媚动人的春装。
春季养生 顺应自然
春天,是万物生长的季节,人体亦不例外。立春过后,体内肝气逐渐充沛,至清明时分达到鼎盛。然而,肝气过旺或会扰动心火,影响脾胃的和谐运作,阻碍食物的消化吸收,从而可能诱发各种疾病。因此,清明时节的养生之道,需注重平衡肝气,同时调养脾胃。
01
饮食养生:
宜温和滋养 护肝养胃
清明饮食宜温和滋养,减少辛热、发性食物的摄入,如羊肉、狗肉、海鲜、辣椒及葱姜等。转而多食用时令蔬菜,如荠菜、菠菜、苋菜,它们不仅富含营养,还能助力身体顺应季节变化。
此外,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样重要,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—1700ml,即大约7—8杯水,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饮用更佳。若觉白开水单调,不妨尝试菊花枸杞茶或玫瑰花茶,前者能养肝明目,后者则能理气解郁、活血散瘀,为春日增添一抹温馨与健康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选用高品质的健康食品。赛普曼®葛根红景天粉以葛根提取物、党参提取物、枳椇子提取物、红景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,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、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。
02
行为养生:
宜适量运动 防范过敏
清明时节,气温攀升,人们纷纷走出家门,享受大自然的馈赠。春季运动应适度,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,更应科学合理、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。散步、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轻柔运动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运动时需注意控制强度,老年人的心率建议保持在105次/分以内,中青年人可适当放宽。此外,多晒太阳、活动筋骨,不仅能增强免疫力,还能提升心肺功能。外出锻炼时,建议穿着宽松衣物,选择空气清新之地,如公园、树林、湖泊或郊外,让身心在自然中得到滋养。
清明前后,草木葱郁,百花争艳,但这也迎来了第一个花粉高峰期。过敏体质的人群需格外小心,避免接触易致敏的植物,以免引发鼻炎、结膜炎等症状。对于患有急性病或身体较弱的人群,外出时更应做好防护措施。
03
心理养生:
宜心态平衡 舒缓精神
在情感层面,清明时节寄托哀思,但过度的悲伤易导致情绪波动,影响健康。因此,保持心态平和尤为重要。不妨借由踏青出游,与家人共享春光,让心灵在自然中得到舒缓与释放。
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扫墓时一定要注意稳定情绪、舒缓心绪,不要悲伤过度,身旁建议有亲人陪伴并带好常用药品或急救药品。保持心态平和在清明时节养生尤为重要。
时令养生菜谱——“春笋三吃”
清明雨润,山野间蛰伏一冬的春笋破土而出,竹鞭萌动的脆响叩响时令餐桌。此时的春笋最为鲜嫩,作为”春鲜八珍”之首,其膳食纤维含量达2.8克/百克,犹如天然肠道毛刷,配合清甜氨基酸成分,既能温和改善春季肠道蠕动,又不会加重脾胃负担。
油焖春笋——促进肠道健康
春笋富含膳食纤维(2.18g/100g),可增强肠道蠕动效率,配合油焖工艺中的油脂润泽作用,能温和改善便秘问题。
雪菜炒笋片——电解质平衡
雪菜中钠元素与春笋高钾特性(300mg/100g)形成互补,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,对春季血压波动有调节作用。
笋丁咸肉馅——营养互补
笋丁与咸肉、香菇同炒作馅,形成优质动植蛋白互补,香菇添加的菌类多糖可增强饮食的营养,提升餐后饱腹感持续时间。
本文转载自「和治友德」,仅供学习和交流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本文观点不代表直销堂网立场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,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迅速处理,谢谢!QQ:986820144